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用辐射是目前最大人工辐射来源。核武器试验,工业、药品企业的 日常排放以及突发事件(如切尔诺贝利事件)会增加环境中的人工放射物。
据联合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估计(unscear,2008),全球每人接受来自环境中所有 放射源的年平均剂量约为3.0msv/年(物理量解释见专栏9.1)。其中,80%(2.4msv)来自 自然源,19.6%(接近0.6msv)来自医疗诊断辐射,而剩下的0.4%(约0.01msv)来自于其 他人工源(见图9.1)。对于整个人群,每个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变化很大,取决于居住地点、 饮食规律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个人辐射剂量也可能因医疗暴露和职业暴露而不同。表9.1 列出了年平均剂量和天然来源个人辐照剂量的典型范围(unscear,2008)。
专栏9.1 关键术语,物理量和单位
贝克勒尔(bq)———贝克勒尔是国际单位制(由法语拼写缩写为si)中放射活度的国际单 位,代表每秒钟有多少个原子核发生衰变。对于饮用水,一般以活度浓度表示,记为bq/l。有效剂量———当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器官时,(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是关于辐射种 类,受影响的身体部位以及暴露途径的函数。这意味着1bq的放射能力不一定会造成 等量的放射剂量。考虑到上述差异,使用“有效剂量”可以使不同的放射类型的生物效应直接进行比较。si单位制中,有效剂量以希沃特计(sv),希沃特表示的量较大,因此实 际中一般用毫希沃特(msv),1000msv等于1sv。
有效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都具有“物理半衰期”,表示原子数裂变到一半所用的 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物理半衰期,范围从几微秒到几十亿年。当有机体 中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可能会被排出体外。排出比率与生物因素有关,也就是“生物半衰 期”。有效半衰期是由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共同确定的放射性在生物体内实际的减 半速率。对于某些特定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物过程占主要地位,而对于剩下的(放射性同 位素),物理衰减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