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与保障水平,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焦点问题。伴随着生活饮用水新国标的全面实施,深度处理工艺、超滤膜、新型污染物等逐渐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自2015年起,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的支持下,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南方国家水中心、上海饮用水产业联盟委托《净水技术》杂志社,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开放式的技术交流活动,互通科研动态、掌握技术进展,为后续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和工程应用提供信息情报。
代表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吕锡武教授出席的查晓博士首先就上海水源地战略规划分享了吕锡武教授研究团队对水源地战略的思考和看法。上海经过水源地布局的不断完善,已形成了以长江水为主要水源的格局,然而由于长江作为上游地区排污通道、航运容易带来突发性污染、水库低水位运行易富营养化,以及近年来在长江口所检出的多种持久性污染物等原因,上海的水源地战略规划应进一步考虑更多的备选方案,并进行论证和研究。对此,吕锡武教授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引江济太”,经太浦河引太湖水供给上海水源地的方案设想,并提出了“划定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阻隔污染源”、“保证必要的停留时间”、“强化水质自净能力”等水源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方案,最后提出了上海应实现青草沙和东太湖两大水源地双向联合供水的战略规划。
膜技术是近年来给水领域新兴的热门技术。然而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升温,对于膜技术的应用仍在不断完善。上海市政研究总院张硕高级工程师从组合工艺的角度分享了包括射流曝气活性炭 内压式膜、常规工艺 外压式膜、高效沉淀 浸没式膜、污泥外回流强化平流沉淀 浸没式膜在内的8种组合工艺,并分别介绍了其适用工况、运行效果和优劣势。随着膜工艺的不断升级,相应的标准和规程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出台。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哈工大共同编制的《城镇给水膜处理技术规程》目前已处于送审阶段,对未来膜工艺的成熟必将带来推动。
膜工艺收到普遍关注,膜产品质量也是广大业主和设计院重点关注的问题。来自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的王旭亮工程师,就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及结果分析作了交流和介绍。国抽是国家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条文,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进行通报。从2015年的膜产品国抽情况看,国内12个省市的29家企业生产的29批次膜产品(反渗透6批次、超滤膜23批次),合格率为79.3%,其中1批次不合格反渗透膜产品主要原因为脱盐率和密封泄漏点指标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超滤膜产品主要原因为完整性指标不合格和截留率指标不合格。王旭亮工程师认为,为了有效保证国内膜产品市场的规范,强化国产膜产品质量,应当进一步加强国抽宣传、提高臭氧完成率、完善膜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分离膜产品质量监督和提高质量意识。